為慶祝建黨100周年,重溫黨的百年光輝奮斗歷程,推動全市廣大女企業家學黨史、頌黨恩、辦實事,不斷增強對黨的感情,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鄭州市婦聯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鄭州市女企業家協會策劃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百年黨史·女企領讀”——獻禮建黨100周年朗讀活動。
本次活動以朗讀百年黨史及優秀讀物為主要形式,面向全市廣大女企業家和企業員工征集優秀黨史朗讀音頻,通過喜馬拉雅音頻平臺、聲波在線微信公眾號等進行播發。
讓我們一起欣賞13-15期精彩音頻吧!
《百年黨史·女企領讀》第十三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領讀人:孫娟 鄭州市女企業家協會理事、河南立德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
1927 年4月初,蔣介石在上海約集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站、李濟深、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等舉行秘密會議,決定用暴力手段實行“清黨”,完成了對中國共產黨發動突然襲擊的準備。中共中央和上海區委對蔣介石的某些陰謀活動有所覺察,努力加強工人糾察隊,力圖鞏固革命成果。但當時共產國際仍對蔣介石抱有期望,不贊成同蔣破裂。3月下旬,陳獨秀致信中共上海區委,提出“要緩和反蔣”。4月1日,汪精衛從海外回到上海。他到上海后,曾同蔣介石等密談。蔣介石主張立刻分共,汪精衛擔心這樣做會使權力全部由蔣介石獨攬,主張召開國民黨中央全會討論蔣提議的分共事項,并表示可在會前由他通知陳獨秀,讓各地共產黨員“暫時停止一切活動,聽候開會解決”。4月5日,陳獨秀和汪精衛發表聯合宣言,把“國民黨領袖將驅逐共產黨,將壓迫工會與工人糾察隊”說成是“不審自何而起”的“謠言”,要求大家“立即拋棄相互間的懷疑,不聽信任何謠言,相互尊敬,事事開誠協商進行?!边@個宣言的發表,使一部分共產黨員放松了警惕,誤以為局勢已經緩和下來。此后,陳獨秀和汪精衛立即一起前往武漢,中共中央機關也由上海遷至武漢辦公。幾天后,蔣介石突然在上海動手,發動反革命政變。
1927 年4月 12 日凌晨,早就作好準備的大批青紅幫武裝流氓從租界沖出,向分駐上??偣忍幍墓と思m察隊發動突然襲擊。工人糾察隊立刻奮起抵抗。這時,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蔣介石收編的孫傳芳舊部)開來,聲稱進行調解,將武裝流氓的槍械先行收繳。工人糾察隊輕信他們的欺騙,打開了大門,結果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被強迫繳械。一部分工人糾察隊員進行抵抗,但因眾寡懸殊,遭到失敗。上??偣瘑T長、共產黨員汪壽華已在前一天被杜月笙騙去,遭到秘密殺害。13 日上午,上海工人和市民召開十萬人的群眾大會,會后整隊游行,要求釋放被捕工友,交還糾察隊被繳槍械。隊伍行進到寶山路時,第二十六軍突然從埋伏處沖出,用槍向密集的人群掃射,當場打死一百多人,傷者不計其數。
《百年黨史·女企領讀》第十四期:大革命失敗
領讀人:任韻靜 鄭州市女企業家協會理事、河南艾尚國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革命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80多人,代表黨員57967人。大會未能對武漢政府的各派作出正確的分析,導致了對汪精衛一派的右傾遷就政策,未能在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為全黨指明方向。
黨的五大閉幕后,武漢政府所轄地區的危機越來越嚴重,反共事件不斷發生。在這種情況下,鮑羅廷和陳獨秀等仍企圖以讓步來拉住汪精衛集團。黨內對陳獨秀右傾錯誤的不滿越來越強烈。7月中旬,根據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指示,中共中央實行改組,由張國燾、李維漢、周恩來、李立三、張太雷五人組成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7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宣言,強烈譴責武漢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已在公開地準備政變,決定撤回參加國民政府的共產黨員,同時聲明共產黨將繼續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愿意同國民黨內的革命分子繼續合作。這個宣言雖然發得遲了一點,但對振奮黨內的革命精神起了積極的作用。
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正式同共產黨決裂。第一次國共合作終于全面破裂,持續三年多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敗了。
這次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從客觀上說,一是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合力量比革命陣營的力量要強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經驗;二是國民黨背信棄義地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群眾發動突然襲擊。在主觀上,是陳獨秀等人在后期犯了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
曾經造成很大聲勢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通過這場大革命,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成為廣大人民的共同呼聲,黨在群眾中的政治影響迅速擴大,黨的組織得到很大發展,千百萬工農群眾開始在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黨還開始掌握一部分軍隊。尤其是通過革命勝利和失敗的反復,黨經受了深刻的鍛煉和嚴峻的考驗。所有這一切,為黨領導人民把革命斗爭推向新的階段準備了條件。
《百年黨史·女企領讀》第十五期:南昌起義
領讀人:徐惠娟 鄭州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鄭州市鼎洪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危急的情況下,為挽救革命作出的第一聲響亮回答。由于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勝利發展的過程中忽視掌握軍隊的極端重要性,那時候南方的絕大部分軍隊都控制在國民黨手中。中國共產黨所能掌握或影響的武裝力量主要集中在國民黨人張發奎統率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中,其中包括賀龍、葉挺等部隊,他們正分駐在江西北部。這是革命和反革命雙方共同注目的力量。7月15日武漢政府實行“分共”后,立刻調動軍隊對這個地區采取包圍之勢。張發奎也有“在第二方面軍之高級軍官中的共產黨分子如葉挺等必須退出軍隊或脫離共產黨”的表示。局勢已到了千鈞一發的關頭,再不當機立斷而稍有遲疑,僅有的這點革命武裝力量必將完全斷送。
7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并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在黨掌握或影響下的北伐軍兩萬多人在南昌宣布起義。起義部隊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占領了南昌城。隨后,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迅速撤離南昌,經過贛南、閩西,直奔廣東潮汕地區。這樣做的目的,是準備同具有革命傳統的廣東東江地區農民起義軍匯合,發動土地革命,進軍廣州,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并奪取???,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重新舉行北伐。
9月下旬,起義軍占領潮安、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由于部隊在盛夏烈日下連續長途行軍,過于疲勞,加上作戰傷亡和中途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終于失敗。保存下來的部隊,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地區,同當地農民武裝匯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