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推進“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按照河南省婦聯要求,鄭州市婦聯決定推薦4戶家庭作為2021年度河南省“最美家庭”第一季度候選家庭。
現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2021年4月12日-4月14日。如有異議請與市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聯系,電話:0371-67185345。
鄭州市婦女聯合會
2021年4月12 日
2021年度河南省“最美家庭”
第一季度候選家庭事跡簡介
宋振華家庭:宋振華的父親、母親和小弟弟宋振中(即《紅巖》小說中的“小蘿卜頭”原型),他們因為積極抗日,被殺害于"白公館"松林坡。新中國成立后,被追認為烈士,史稱“一門三烈”。宋振華幸有黨組織及黨員親屬們的救濟和照顧,才得以生存。西北軍政大學大學畢業后咬破中指寫了血書,積極要求跟隨王震將軍領導的第二軍進入新疆伊犁和田地區工作,1963年十月一日,被批準參加新中國國慶觀禮代表團,參加了國慶活動,上了天安門前的觀禮臺,并接受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及老一輩革命家的接見和照相,1981年調回鄭州市,任市社副主任,尤其當《紅巖》一書出版后,被邀請全國各地作革命宣傳報告達百次,聽眾達50萬人次之多,以姐姐弟弟合寫了“我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門三烈”及講稿,到學校、工廠、農村去報告。他們一家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為困難群眾災區人民捐款捐物,并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在人和社區給黨員干部做了“學習長征精神追憶革命先烈歷史”的報告。曾榮獲鄭州市“文明家庭”。
蘇東霞家庭:蘇東霞的父母均被所在單位提報申請“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紅色基因在這個小家庭傳承庚續!蘇東霞大學期間加入黨組織,工作后在鄭州富士康建立黨總支27個、黨支部127年,帶領1300多名黨員砥礪初心、錘煉黨性,引導數十萬青年員工崗位奉獻、向上向善。多年來她默默耕耘,講授黨課700余學時,情感婚戀、親子教育、職場禮儀類課程900余課時。本人曾榮獲河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三八紅旗手”“青年理論宣講專家”、鄭州市“優秀政協委員”“十大杰出女性”、焦裕祿干部學院、大別山干部學院商學院“特聘教授”,并榮獲航空港區青年講習所“首席講師”和集團“特聘講師”。丈夫工作認真負責,擁有黨齡20年,曾榮獲中國銀行系統全國“先進工作者”;兒子勤奮陽光、品學兼優,曾榮獲鄭州市“優秀少年隊員”。
涂紀章家庭:涂紀章1952年參軍,同年12月入朝參戰,1953年夏在朝鮮參加金城反擊戰役。退休后個人還出專集《出征》一書,并被國家和有關省市圖書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等多家單位收藏。本人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和捐助幫助災區及退伍老戰士的支助工作,自作課件79課,共計對外宣講達40余場,分別在部隊、機關及貧困地區、街道社區和大中小學校講抗美援朝精神,傳承中華文化、宣傳毛澤東思想、習主席重要講話等近百場、聽課人數達數萬人。曾被民政部評為全國軍休系統先進軍隊離退休干部光榮稱號,退休后多次被省市和干休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諧軍休家庭??姑涝鰢鲬?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 受涂紀章夫婦言傳身教的影響,子女走向社會后,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她們都按照父母的教誨,表現得非常優秀、出色。家庭成員都為黨員,時時處處以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其中涂彬彬在惠濟區市場管理局多次被評為優秀干部,大女兒李桂莉在省干部局干休所,退休后多次被省市和干休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陳長順家庭:陳長順的父親參加了和平解放西藏、平叛戰斗,守邊戍國,出生入死,后轉業到西藏邊境地區,在西藏工作30年。退休以后,自學電腦打字,撰寫了52萬字的回憶錄《喜馬拉雅上的足跡》,自費出版,并向母校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電子學院和鄭州圖書館、鄭州市科技學校等20多個單位捐贈圖書2000多冊,積極向社會講述西藏故事和老西藏精神。陳長順從小深受紅色家庭良好氛圍熏陶,忠于黨的事業,勤奮努力,先后參加國家和省、市重點項目工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先后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鄭州市委和市政府表彰為先進個人,獲鄭州市優秀工會工作者、工會主席標兵等榮譽。媳婦工作認真負責,淳樸善良,孝敬老人,處理家務井井有條。女兒自小勤奮好學,自覺努力,雙學士畢業后考入鄭州銀行,愛崗敬業,工作出色,很快晉升為“五星柜員”,獲十佳員工等榮譽。